應對氣候變化(三)之建築篇

Source: Wojtek Gurak@Flickr/ CC BY-ND

前言

以下參考一些應對氣候變化的建築個案。

阿姆斯特丹的水上浮動屋

荷蘭屬低窪國家,約四份之一的土地都處於海平面以下,本身已非常容易受到洪水的沖擊。氣候變化加據冰川融化的速度,升高海平面,更對荷蘭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。據專家估計,到了下一世紀,屆時的海平面會比現在的高上1.3米!有見及此,荷蘭建的築師設計了一種在水上浮動的房子,其用料特別,可隨着水平面上升而上升,下降而下降。

延伸閱讀

鹿特丹的集水廣場(Watersquare Benthemplein)

氣候變化令部分地區降雨量大增,最終會否暴雨成災,關鍵在於能否及時疏導雨水。但對一個地少人多的城市而言,要找到地方來疏導雨水往往並不容易。荷蘭鹿特丹的集水廣場就嘗試一地兩用:好天時,廣場二淺一深呈凹狀的「盆地」和普通的公共休憩空間無異;但一旦下暴雨,廣場因其地理形狀,即可用作儲存最多170萬公升的雨水(相等於8,500個浴缸的盛水量),舒緩排水系統面臨的壓力。雨水會在雨勢稍緩時從廣場的水渠排走,讓儲水盆地重新變回公共廣場。

延伸閱讀

荷蘭的生態橋(ecoduct) 和生態隧道(underpass)  

永續發展的中心理念,是與環境融洽共處。荷蘭有六百多座生態橋和生態隧道,它們連接起原遭公路攔腰折斷的地帶,為附近居住的動物提供了一條安全通道,將人為發展對大自然的損害減至最低。

冬暖夏涼—德國的被動式節能屋(Passive House)

passive house

被動節能的概念同樣可以應用於寫字樓和公寓式住宅。上圖為位於奧地利因斯布鲁克(Innsbruck) 的節能公寓,一共有354個單位。相片來源: Pass-Net:http://www.pass-net.net/

被動式節能屋是一個綠色建築概念,利用獨特的通風系統、超厚的絕緣材料與複合式門窗,令室內無需冷氣機或暖爐便冬暖夏涼,比一般的房子節省80%至90%的能源消耗。第一間被動式節能屋在1990年於德國達姆施塔特(Darmstadt)面世,現已推廣至全世界。

延伸閱讀

英國倫敦市中心的綠色天台與綠色外牆

倫敦埃奇威爾路(Edgware Road)地下鐵路站綠化前後。Source: Transport for London

倫敦埃奇威爾路(Edgware Road)地下鐵路站綠化前後。Source: Transport for London

香港寸金尺土,密集的建築群與有限的綠色空間,極不利散熱。據環保組識綠色力量的研究指出,香港的市區中心較邊緣地帶高出1.1°C至5.5°C,證明香港的城市熱島效應嚴重。倫敦市中為減低城市熱島效應,鼓勵業主在建築物的天台和牆壁種植植物。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和超過七成的雨水,有利應對氣候變化。

延伸閱讀

Floodstop—英式抗洪新方法

沙包陣在很多地方是抗洪的第一道防線,可是沙包重甸甸,需要大量人手搬運,而且容易破損,大多只可用一次,非常浪費。英國一間公司發明了一道新式防線,以名為Floodstop的三角形塑膠水障取代沙包。Floodstop設有機關,可以縱向及橫向扣連在一起,其內裡中空,僅在前端底部留有一小孔,供洪水到來時上漲的水流入;水流入愈多,Floodstop就愈重愈穩固。待水退時,內裡的水會從同一個小孔自動流出,令Floodstop回復輕便,方便回收留待下次再用。

Cover photo source: Wojtek Gurak@Flickr/ CC BY-ND

Tagged with:     ,